10年前,当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准备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出版的时候,恰巧手头有一些蓝色的纸张适合做书的封面,于是,“中国经济蓝皮书”便成了它的一个响亮的名字。如今,从“经济蓝皮书”开始的“皮书”系列,已经从经济拓展到社会、政治、安全、科技等诸多领域,研究的视野也从单纯的国内问题而扩展到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同时,这套以社会问题分析预测为主要特征的“皮书”系列丛书,也成了它的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一面“金字招牌”。
如果说“皮书”的最初定名带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外,那么,“皮书”的“走红”则有赖于作者和出版者对它的精心打造。
最初,“皮书”的出版是以展现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的学术实力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中心的,理论性比较强。而“皮书”之所以能从起步阶段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性,是和学者们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的。
1997年,“皮书”系列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社对“皮书”进行了重新的策划和包装。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实际运行,各种经济、社会现象同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成了百姓关心的话题。为此,出版者和作者协同努力,提出了让“皮书”成为学者和普通百姓交流桥梁的口号,“皮书”容纳了更多研究单位的科研成果,研究的方向也开始从学者们在“象牙塔”中的纯学术研究,转而向普通百姓的生活靠拢,在继续保持原有的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意选取大众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比如几年前人们议论最多的“人民币是不是会贬值”、去年的汽油价上涨“会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等等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小”问题,也在当年的“皮书”中很快作出了分析和预测,很受读者欢迎。而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居民生活和消费市场的走向、加入WTO背景下的中国职工状况等内容,则一直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皮书”的销量大了,其影响力也就上去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能够更充分地体现出来。“皮书”成为了学者和百姓手中名副其实的“国事参考”。
作为“皮书”的责任编辑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助理范广伟认为,“皮书”的编辑出版,将改变人们对社会科学的某些片面的认识。他说,的确,同自然科学相比,对社会进行预测的难度是很大的,但难度大不等于不能预测。事实证明,近几年来的“中国经济蓝皮书”对我国的几项重大经济指标的预测同国家公布的最终数字是非常吻合的。对于一些微观问题的预测,虽然难度更大,但仍可以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勾勒未来发展的趋势。出版“皮书”就是希望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更加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但同时,他坦言:“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对于预测还是有顾虑的,但我认为,严格地说,预测就必须考虑到一切因素”。
范广伟认为,同增进人们对社会科学的了解一样重要的是,“皮书”增强了民众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信心。“皮书”通过专家的科学分析,给百姓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他们的信心是一种鼓舞。
如今,通过“皮书”为学者研究、领导咨询、大众生活提供一份“国事参考”的形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同,而作为科研国家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们,希望将自身的研究成果向公众展示出来、为大众服务的要求同样十分迫切。因此,“皮书家族”将在今后几年中增添更多的成员,这是我们对它未来发展的预测,更是我们对它的期待。